动态规划算法

[TOC]

LeetCode动态规划

1. 基础思想

动态规划(英语:Dynamic programming,简称 DP)是一种在数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生物信息学中使用的,通过把原问题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子问题的方式求解复杂问题的方法

动态规划常常适用于有重叠子问题和最优子结构性质的问题,动态规划方法所耗时间往往远少于朴素解法。

动态规划背后的基本思想非常简单。大致上,若要解一个给定问题,我们需要解其不同部分(即子问题),再根据子问题的解以得出原问题的解。动态规划往往用于优化递归问题,例如斐波那契数列,如果运用递归的方式来求解会重复计算很多相同的子问题,利用动态规划的思想可以减少计算量。

通常许多子问题非常相似,为此动态规划法试图仅仅解决每个子问题一次,具有天然剪枝的功能,从而减少计算量:一旦某个给定子问题的解已经算出,则将其记忆化存储,以便下次需要同一个子问题解之时直接查表。这种做法在重复子问题的数目关于输入的规模呈指数增长时特别有用。

2. 与分治法的差别

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法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后得到的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即下一个子阶段的求解是建立在上一个子阶段的解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求解)。

3. 动态规划的基本步骤

动态规划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 → │决策1│ → │决策2│ → ……… → │决策n│ → 结束状态

  1. 划分阶段:按照问题的时间或空间特征,把问题分为若干个阶段。在划分阶段时,注意划分后的阶段一定要是有序的或者是可排序的,否则问题就无法求解。

  2. 确定状态和状态变量:将问题发展到各个阶段时所处于的各种客观情况用不同的状态表示出来。当然,状态的选择要满足无后效性。

  3. 确定决策并写出状态转移方程:根据相邻两个阶段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决策方法和状态转移方程。

  4. 寻找边界条件:给出的状态转移方程是一个递推式,需要一个递推的终止条件或边界条件。

使用动态规划求解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动态规划三要素:

  1. 问题的阶段

  2. 每个阶段的状态

  3. 从前一个阶段转化到后一个阶段之间的递推关系。

4. 相关题目

最后更新于